(通讯员王禹豪 周嘉豪)10月22至23日,我院成功举办第十六届中西部地区翻译理论与教学研讨会。来自浙江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郑州大学、四川外国语大学等国内多所院校的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研讨会。会议采用线下与线上相结合的形式,组织开展了分论坛讨论和主会场专家主旨发言活动。
10月23日上午,研讨会开幕式在青山校区召开。湖北省翻译工作者协会会长、武汉大学刘军平教授,我校校长倪红卫,校纪委书记窦先萍等领导出席了此次开幕式,开幕式由我院院长宋红波主持。
倪红卫代表学校致欢迎辞,向莅临会议的各位领导、专家学者表示诚挚的欢迎,介绍了学校的基本情况和翻译教育的发展历程,指出翻译学科承担着推动中国文化对外翻译与国际传播的重任,希望外国语学院能够以此次研讨会为契机,广纳真知灼见、广聚学术资源,开阔视野、凝练特色,务实创新、乘势而上,为提高语言服务人才培养质量,助力国家社会经济发展与对外文化交流作出新的贡献。
湖北省译协会长刘军平代表主办单位致开幕式辞。他表示,感谢各位专家学者多年以来对湖北译协以及湖北翻译学科建设的支持和帮助。刘军平指出,近年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中华文化海外传播,习近平总书记在多种场合指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好声音的迫切性,近期又指明了加快建设人才强国的重要方向。“新时代、新形势下,作为翻译人,我们不仅需要继承前辈翻译家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开拓精神,更要译有所思,译有所问,译有所为,以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为己任,将译统道统之薪火代代相传。”
研讨会主会场共有10位主旨发言人分别围绕“翻译学科教育”“翻译理论研究”“典籍外译”“产业发展”等方向进行了主旨发言。全国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浙江大学教授许钧结合中国翻译教育和翻译人才培养的现实状况,对翻译教育的未来发展与研究重点进行了思考;全国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仲伟合重点分析了翻译学科与翻译专业发展的当下背景和在此背景下翻译专业的发展重点;上海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创始人柴明颎从翻译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和困境出发,提出一些可以破解目前难题的思路和方法;生态翻译学创始人兼国际生态翻译学研究会创始会长胡庚申系统阐释了“生态翻译学现象”的主要成因、特征、内涵、发展以及初步显示的社会功能与学术价值;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翻译学研究中心主任赵军峰就翻译市场资格准入、翻译活动主体权利与义务等话题展开讨论,从立法途径和立法内容两个方面提出具体建议;刘军平从“格式塔”理论在翻译中的应用以及翻译的认知过程等几个方面讨论了认知在翻译研究中的重要的作用;华中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许明武以《资治通鉴》的英译本为例,分析了译者在情态动词整体使用和量值分布两个维度的异同对译本情境语境重构的影响;四川外国语大学翻译学院院长胡安江从体认翻译学视角出发考察了美国诗人斯坦布勒对寒山诗的英译,探讨了以译者为中心的能动性和译本的能动性;北京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博士王华树分析了翻译行业当前面临的翻译技术伦理问题,并结合人工智能时代语言服务行业发展的需求,提出针对性的对策与建议;武汉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吴万伟以斯宾诺莎《伦理学》《论语》《庄子》中的生死观为例,剖析了典籍翻译中的文化移情陷阱。
主旨发言结束后,我院翻译系主任朱明炬对22日晚召开的15场线上分论坛进行了总结。分论坛中共有来自3个国家、20个省市自治区的50所高校及单位的近两百位参会者发言,他们的研讨几乎涉及所有翻译研究领域,涵盖目的论、改写理论、生态翻译学、翻译美学等二十余种研究视角,包括了戏曲唱词、导游解说词、上市公司年报等十余种文本,包括中文、英语、日语、俄语等多个语种。
湖北省译协会副会长、湖北大学杨元刚教授做大会总结。杨元刚对10位主旨发言专家的精彩发言和我院的精心筹备表示衷心的感谢。他表示,目前翻译能力是国家语言能力的一部分,尤其是习近平总书记在5月31号的讲话中特别提出要建设高素质的翻译队伍,要培养合格的对外传播人才。杨教授指出,“在新时代大变局下,我们要加强语言人才的培养;要培养‘两高’人才——政治思想素质高,专业水平高,实践能力强的人才。”
本次会议由湖北省翻译工作者协会主办,武汉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承办,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协办。据悉,第十七届中西部地区翻译理论与教学研讨会将由中南民族大学和武汉工程大学两所高校共同承办,据统计,线上和现场共有1.7万余人次参加了研讨会并聆听了大会主旨发言。